1月13日,中原油田“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的研究與應用”項目,通過集團公司專家組鑒定,并獲集團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。專家組認為,該成果豐富了中滲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技術手段,對國內外類似油藏的調整挖潛、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,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其中,“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及制備方法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。
針對中滲高含水油藏深部調驅困境,油田科研人員研制開發(fā)出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,創(chuàng)新形成了小粒徑耐溫抗鹽調驅等4項關鍵技術,解決了高溫高鹽油藏深部調驅難題。 油田中滲油藏地質儲量2.78億噸,經(jīng)過多年高速高效開發(fā)和多次注采調整,目前已進入高含水后期開發(fā)階段,不但主力油層水淹嚴重,部分二、三類層采出程度也較高,依靠常規(guī)注采調整進一步提高水驅動用程度的難度越來越大,調剖(驅)技術成為高含水油藏控水穩(wěn)油的重要手段之一。 作為油田最早投入開發(fā)的中滲油藏,文中油田地層溫度高(85~119攝氏度),地層水礦化度高(20萬~29萬mg/L)。以往,調驅采用的凝膠顆粒調驅劑粒徑大,不能進入地層深部,僅提高了近井地層的注水波及體積,所以多輪次調驅后增油效果逐步下降。 據(jù)介紹,國內外現(xiàn)有的調驅劑承受溫度最高為90攝氏度、礦化度為10萬~12萬mg/l,而油田地層溫度在90攝氏度以上的儲量超過90%,礦化度最高達到25萬mg/l。這種調驅劑在高溫、高礦化度條件下強度變弱、穩(wěn)定性較差。進入這樣的地層,其化學性質會發(fā)生變化,就像“鋼筋”變成“面條”,不能運移到離注水井井眼更遠的地層深部,對油田多輪次調驅后的高溫、高礦化度油藏深部調驅適應性較差。 “我們油田高溫高鹽地質儲量2.78億噸,必須找到一條適合這種油藏調驅的開發(fā)技術,讓它們重新加入高產行列?!辈捎凸こ碳夹g研究院中高滲油藏研究所所長楊昌華說。 科研人員把這種技術需求比做等米下鍋。但沒有金剛鉆,難攬瓷器活兒。大家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油田含水不斷上升、自然遞減不斷加大。找到一種能抗高溫、高鹽的調驅劑,打破僵局,成為油田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心愿。 2008年3月,科研人員開始針對文中油田開展耐溫抗鹽深部調驅技術研究。 沒想到,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為高溫高鹽油藏深部調驅帶來了曙光。 2000年以來,文10塊先后實施了交聯(lián)預交聯(lián)顆粒、交聯(lián)預交聯(lián)復合凝膠等五輪次調驅,單井增油量由初期的827噸降到2007年的209噸?,F(xiàn)場急需粒徑小、耐溫耐鹽性強、能注入地層深部的調驅劑,以滿足中滲油藏高含水后期深部調驅的需要。 楊昌華、李小奇等一批科研工作者,不知經(jīng)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攻關,終于完成了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的研發(fā)任務。他們采用三元共聚方法研發(fā)出耐溫抗鹽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體系。該體系依靠納米級遇水可膨脹凍膠微球來逐級封堵地層孔喉,實現(xiàn)逐級深部調驅的目的。 “我們在文10東塊北部對文10-86井組和文10-68井組進行了聚合物微球試驗,對應5口油井見到明顯效果,日增油6.3噸,累計增油2852噸,含水率下降3.2個百分點,自然遞減率由34.6%下降到0.56%,下降了34.04個百分點?!辈捎鸵粡S工藝研究所副所長李小奇說。 經(jīng)現(xiàn)場試驗,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在文10東塊應用后收到良好增油效果。嘗到甜頭后,科研人員又優(yōu)選文25東塊進行整體深部調驅。該塊涉及石油地質儲量748萬噸。 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還有一個優(yōu)點,就是可以在線注入,與其他調驅劑相比很方便。 “2008年以來,這種調驅劑在文中油田45個井組上應用,平均注水壓力上升6.7兆帕,增加水驅動用儲量282萬噸,井組自然遞減率由19.6%降低至2.2%,下降了17.4個百分點,對應油井見效73口,日增油106.9噸,累計增油35258.1噸。其中文25東區(qū)塊實施整體調驅,采收率提高1.24個百分點?!崩钚∑嬲f。 這幾天,楊昌華和同事們正忙著濮城西區(qū)2+3油藏兩個井組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的室內評價工作。評價完畢后,將進入現(xiàn)場實施。 近年,油田針對中滲油藏深度調驅成立了深度調驅項目組,把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作為提高采收率的攻關課題。 為了讓這種高效、穩(wěn)定、耐溫、抗鹽的新型調驅劑更加適應油田高溫、高礦化度地層,油田成立耐溫抗鹽調驅劑項目組,采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和采油廠密切配合,發(fā)揮多兵種協(xié)同作戰(zhàn)優(yōu)勢。 幾年下來,油田積累了含氮聚合物凍膠微球含量的檢測方法、油藏深部調驅用微乳聚合物及制備方法等五項技術發(fā)明,并獲發(fā)明專利。油田還研發(fā)了三元共聚凍膠微球調驅劑體系,耐溫110攝氏度、耐鹽29萬mg/l,形成了完善的制備方法,實現(xiàn)了工業(yè)化生產;運用“PI+FD”綜合決策方法,建立了深部調驅注入?yún)?shù)優(yōu)化決策體系;建立了產出液中三元共聚凍膠微球含量精確檢測方法,檢測精度達到±1ppm,該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。這些成果為國內外中滲油藏高含水開發(fā)期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術支撐,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。 最近,楊昌華與同事忙得不可開交,但無論再忙他們也高興,因為他們優(yōu)選的濮城西區(qū)2+3油藏涉及地質儲量870多萬噸,現(xiàn)場實施后預計可將采收率提高3個百分點,增油26萬噸。作者:佚名 來源:中國石化新聞網(wǎng)